第15集
二十年前。
陸家大火過了幾天,陸直去找趙舉人,利用了趙舉人的貪念,說服了這個縣裡的頭面人物給自己背書。
接著他去縣衙狀告已經被燒死的陸近信殺兄奪產,接下來在冷捕頭和趙舉人幫助下,以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操作,竟然不但狀告成功,還巧妙的引出了自己偽造的遺囑,讓縣官把陸家的家產判給了他,達成了目的。
之後,陸直有一系列對於財產和買賣字號的安排,主要原則就是不引人注目的轉移陸家的產業和家財,這其中就包括要帶倖存者去鄰縣避上三年。
可是陳旺不幹,因為他捨不下老娘。於是陳旺成了第二個被殺的同夥。二十年後,薛舉人和三更的計畫開始執行,薛舉人帶著一百多家丁護院離開了蠹縣。
魏知縣讓宋辰派呂三跟蹤上去,同時也派出了明為師爺實為殺人同夥的謝師爺。這時三更向宋辰提出,薛舉人雖然走了,但牛不厭(尤二)還在薛宅,這是凶手殺死尤二的大好機會。所以他想帶著快班的兄弟在四周埋伏,捕獲凶手。宋辰准了。
這樣一來,縣衙實際上成了一座空衙。而柳十七早已蓄勢待發。 其實這也是魏知縣/論語殺手的安排,他知道要殺薛舉人的難度太大,於是作出了一個同歸於盡的決定。他之前殺程大夫和趙舉人前都曾逼兩人寫下口供: 檢舉薛舉人就是論語殺手,然後他又羅織證據,寫下絕命書,偽裝成知道真相卻苦於證據不足的樣子,在絕命書裡寫到,只要自己死於非命,就一定是薛舉人及其爪牙害的。
魏知縣當晚把程、趙二人的證詞留給宋辰,用話提點了他。然後,回到房間等死。可是宋辰從那兩份古怪的證詞和所有發生的一切,以及全部線索裡,推斷出了真相,他帶著最後僅剩的幾名衙役衝向知縣居所,準備保護他。
柳十七出現了,一陣屠殺和激戰後,柳十七死了,可是所有的衙役和宋辰也都死了。三更聽說宋辰死了,痛不欲生,他認為是自己這個自作聰明的計畫害了宋辰。
三更崩潰了,從師父被殺撐到現在,他機關算盡,苦苦掙扎,卻落得這樣的下場。不但沒有報仇,還和二十年前的殺人魔薛舉人/陸直聯手,並且最終害死了對自己有恩的典史宋辰。
然而關鍵時刻高士聰站了出來,鼓勵啟發了三更,三更終於意識到事情還有補救。最終三更利用了自己和薛舉人的關係,巧妙誘捕了牛不厭。最終,魏知縣和牛不厭達成交易,牛不厭成了舉報薛舉人是論語殺手證據鏈的最後一塊拼圖。這些證據,讓抓捕薛舉人的行動獲得了臬台衙門的首肯。
最終,薛舉人,也就是當年的陸直,終於等來了自己的下場,以及論語殺手為他準備的那句《論語》:獲罪於天,無所禱也。(《論語。八佾第三》)
那麼那個知縣魏逢時到底是不是陸不憂?他又為什麼要每殺一人就留下一句論語呢? 知縣魏逢時是翠華樓的小龜奴小寶子。
小寶子火災當天就在陸家和陸家少爺陸不憂在一起,一開始是他救了陸不憂, 後來變成陸不憂救了他,然而陸不憂為了救他卻葬身火海。
小寶子被困在火海中,幸虧管家陸忠的院裡那口枯井,他躲進了枯井。枯井底下有個密室,密室裡有一堆印書用的雕版。
印《論語》的雕版。它們和一般的雕版並沒什麼不同,除了,這些雕版是黃金做的。
這是數十年前曾經聞名江湖、後來突然銷聲匿跡的一個悍匪的贓物,這個悍匪把這堆黃金雕版賞給了自己最忠心的手下。
這個悍匪後來用搶來的金銀做本錢,成了蠹縣的富商,沒人知道他的過去, 所有人就只知道他是:陸遠暴陸員外。而他最忠心的手下,叫陸忠。
拜這堆《論語》黃金雕版所賜,翠華樓的小龜奴小寶子,開始了自己長達二十年的復仇計畫。在計畫開始前,小寶子祭奠了陸不憂,然後歃血明誓的時候, 他沒有用刀劃手,而是劃斷了自己的眉毛……二十年後,在最後的時刻,陸直對小寶子說:我命不好,我只是想改改命。然後就揮刀自盡了。
小寶子明白陸直的意思,畢竟,娘是妓女,生來就是妓院小烏龜的他,最明白什麼是命不好。畢竟,他和陸直曾經是最好的朋友。
其實在他抱定必死之心,以自己做誘餌的時候,也為自己準備了一句論語: 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——《論語。述而第七》與失去了老朋友的小寶子不同,三更、高士聰、鳳可追和冷桂兒卻互相扶持著,找到了最後的,一切的真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