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目介紹
五百年前,台灣南部有一條横越中央山脈的古道,是早期卑南族與排灣族往返東西方的交易路線,之後荷蘭人來台,也利用這條道路前往東部尋找金礦,而後當鄭成功驅趕荷蘭人時,荷蘭的官員也利用這條路逃往到東部去,直到日治時期,日本人進行理番政策,把這條道路進行整建,成了浸水營越嶺道,也就是現在浸水營古道名稱的由來,這是一條漫長久遠有故事的路,現在就跟著雲端裡的四十九天,走進浸水營古道的悠悠漫長路。
十八羅漢山
十八羅漢山是由礫岩層所構成,由於礫石間的膠結不一,易受雨水沖刷裸露,從荖濃溪對岸〈台27線〉望去,數十座高聳的山峰遠觀彷彿神情動作各異的羅漢立姿,故得其名;同時,從遠處遙望又好像是跳躍的火焰般,也被稱為「火炎山」,與苗栗火炎山、南投九九峰並稱為臺灣三大火炎山地形之一,其中以十八羅漢山的礫石膠結最緊密。由於山峰礫石層透水性良好,經過長期雨水沖刷,使得下切侵蝕不斷地進行,在乾燥時期又能維持陡立峻峭的山坡,植物存活不易,素有「台灣小桂林」之稱,晨昏時分或雨後嵐霧飄渺時,彷彿置身於桂林山水畫境,十分美麗,更是絕佳的戶外地理教室。
六號隧道
六龜盛產樟樹,日治時期為解決伐樟樹製造樟腦油的交通障礙,於西元1927年起開鑿隧道,穿通十八羅漢山礫岩地形,至西元1937年10月21日全線落成,完成五處隧道;其中第二隧道最短42米,第三隧道北端外山勢最險峻,第五隧道最長210米,第五隧道原106米,在西元1943年北端經洪水沖刷出口斜坡至成垂直落差,致使車輛無法通行。因當時戰事緊張,日本人有隨時將重要物源、機具撤移至六龜地區各處囤積做預備,短時間內必須修復運輸暢通,而五號出口已無腹地,且有再次沖毀之虞,便開掘第六號隧道,內壁還是原始礫石洞壁。
六龜警備道
六龜警備線道是日治時期南部興建的第一條警備線,主要為防堵原住民出草阻礙日本政府樟腦事業的發展,遂設置隘勇線及通電鐵絲網以保護採樟腦的工人及日人;並駐防高密度的軍事武力,沿線共設置53座分駐所、4處監督所,至今仍留有許多遺跡。
浸水營古道
西起屏東枋寮,橫越中央山脈至臺東,是一條越嶺點最低、使用頻率最高、且壽命最長的古道。現今走訪浸水營古道,西段多半經由大漢林道上山,車輛可通行至林道23.5公里處,在「大樹林」一帶與原古道會合,接下來的東段部分已被林務局規劃為「浸水營國家步道」,全程路徑明顯,每五百公尺即設有一里程碑,古道上仍留有州廳界、清代營盤、日警駐在所、木炭窯和舊鐵線橋墩等多處遺跡,並擁有豐富珍貴的熱帶霧林動植物景觀,途中可遠眺南北大武山,每年冬天在步道東端,還有機會看見數以萬計的紫斑蝶在此聚集越冬!若由西往東緩緩而下,約6~8小時可步行至臺東的姑仔崙吊橋。但路程長達15公里以上,途中缺乏水源,行前需做好準備,方能順利完成這條穿越中央山脈和五百年時空的浸水營古道。